2019年4月20日上午,第三届创新与知识管理国际会议(iKM2019)在北京开幕。本届会议为期两天,由英国best365官方网站入口技术创新研究中心主办,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同方知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承办。来自海内外学术界和企业界的诸多重磅嘉宾,就创新与知识管理的理论和实践展开对话和研讨。
英国best365官方网站入口技术创新研究中心主任、英国best365官方网站入口陈劲教授在开幕致辞中表示,在中国日益成为世界的创新中心和枢纽的背景下,我们更应该重视知识的管理和创新的管理。在他看来,创新的微观基础就是知识,因此对于任何创新活动和创新型企业,知识占据了核心的位置,这也是本次会议召开的出发点。
陈劲致辞
高校学者演讲中,日本一桥大学野中郁次郎教授做了题为《创新中的知识实践》的主旨演讲。他说,知识的管理也是经济资源的一部分,知识的创造需要知识的实践。他认为,“隐性知识”理论非常重要,有助于人们平衡信仰和理性、主观和客观、艺术和科学。知识创造的来源不是个人,而是来源于社会化,也就是我们和外界产生同理心的过程。他介绍了自己的新理论——“基于叙事的策略”。在他看来,企业家的梦想就是叙事的“脚本”,是“指导方针”,从梦想到现实的过程中,管理者应该和员工不断地沟通,允许员工对高层领导的决策提出挑战。
Knowledge Management Research and Practice主编Giovanni Schiuma教授以“基于艺术的创新”为题发表演讲。他认为,在21世纪的商业环境当中,艺术能够给我们带来创新及可持续的发展动力。他以意大利公司为例,说明未来成功的要素不仅来源于技术的变革,还有除技术之外的人性的部分,其中艺术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他展示了自己创造的“六角模型”,即促进公司价值创造的六个元素——体验、情感、能量、道德、环境和参与度。“我们现在是生活在充满变革的时代,很多公司变得越来越小,这表示我们要有越来越多灵活的公司。我们应该在管理的部分里面注入更多艺术的力量,管理应该是量身定制的。”
陈劲以《以创新为导向的知识管理:一个新的视角》为题发表演讲。他说,战略管理是管理学中最顶端的东西。战略管理范式的演化从环境主导型过渡到资源主导型,而后是动态能力型,最后是以创新为导向的知识管理型。他展示了战略管理新理论框架,这一框架以战略平衡作为中心,左边是知识基础观(KBV),右边是创新基础观(IBV)。陈劲认为,要实现可持续性的创新基础,第一个支柱是边缘竞争的能力,第二个支柱是可持续的创新能力,第三个支柱是双元要素的平衡能力,即机会和资源的双元性——即如何管理内部和外部的资源,如何把传统和新的资源结合在一起。他以中国的医疗服务为案例,谈了对双元性的理解。在他看来,隐形知识和显性知识的二分法也有不足,因为中国的中医药知识既是科学的显性知识,也是隐形的专业知识,统称为为经验知识,在知识的管理过程中,要重视两种变量,一是知识的存量,二是知识的流量。他还引用了荣格的理论——“驱动人的行为是人的集体无意识性”,认为“集体无意识性”体现在“先知积累的知识会影响我们的思维”,因此我们应该学会继承人类祖先的智慧和哲学,这就进一步证明了知识是人类一切创造创新的基础。
香港理工大学李荣彬教授以《创新实践的一个智力资本框架》为题做主旨演讲。他分享了自己对智力资本的理解,在他看来,智力资本可以包括人力资源、结构资本和关系资本等。对于企业的标准化可能阻碍创新的问题,他以香港公司的案例说明,智力资本的应用有助于提高创新的效率。
台湾中山大学李清潭教授以台湾地区的经验为例,分析亚太地区经贸环境中的创新要素。他发现,即便是台湾地区制造业中的代工型企业,也依赖创新的因素。通过对大量台湾地区代工企业的调查,他了解到,这些企业也不得不关注每天的国际变化,通过不断的内部创新保持竞争力,调整与外在环境,尤其是与客户之间的互动。台湾地区的中小企业的创新,其实主要不在于技术改进,而在于商业模式跟客户之间的弹性。
香港理工大学徐汝康教授做了题为《数字化时代知识管理的机遇与挑战》的报告。在他看来,数字化本身不会改变游戏规则,改变规则的是知识和技术。知识既是内在的,也是外在的,在发掘知识的过程中,会不断地和人或外部机构产生联系,需要交互数据和信息,获取信任,这种交互的过程可以创造出新的价值。他还提到了对“生成价值”的看法,认为信息应该有可及性、个性化,并且保证数据质量和真实性。
中国人民大学索传军教授以《数据互联时代知识管理的发展》为题发表演讲。“企业知识管理的观点,把知识管理分两级,一级是获取,一级是连接。”他认为,对知识的管理目前还停留在文献或对知识载体的管理上,根本没有达到知识的层面。在他看来,“未来知识管理中心应转移到如何将企业文档中的海量数据资源中包含的、对企业发展有价值的知识元的管理,实现人与知识的连接,促进知识在企业中传播、共享和创新。”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葛新权教授发表了题为《基于知识创新的经济学》的演讲。他认为,农业时代的第一要素是土地,工业经济时代的第一要素是资本,而在知识经济时代的第一要素是知识。在他看来,研究经济学同样要以知识创新为导向,实际问题也一定要上升成理论高度来思考。
台湾师范大学苏友珊教授以《王道经营:基于宏基的分析》为题发表演讲。她说,施振荣先生提出的王道经营理念,强调东方文化中的利益共享,共存共融。“王道经营办法的第一点就是创造价值,其次是利益的平衡,最后才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她对比了宏碁管理理念与西方模式的不同,并用宏碁的故事,为听众讲述施先生如何在宏碁的创业、发展和转型中践行“王道经营”理念,并取得成功。“
日本明治大学姚俊副教授以《日本的可持续发展和智力资本管理》为题发表演讲。她说,常青企业首先必须要面临不同的消费者,其次需要去战胜很多可预见或者不可预见的危机,再次要面对技术的变革和行业的变革。“比如说对中小企业来说,他们鼓励这些企业重新思考他们的核心竞争力。同时要把他们的知识管理的实践书写下来,成为一个指南发布给企业员工。”经过调研,她发现,与被称为“战略理性风格”的西方智力管理不同,日本的方法更容易被描述为“资源理性风格”。
嘉宾演讲
企业嘉宾中,微软公司数字业务首席架构师陈荣华从企业的视角,分享了微软是如何构建知识管理系统的。“在微软,我们认为知识管理既是艺术也是科学,我们认为知识管理应该有三个要素,一是人员和文化,二是战略和流程,三是技术本身。”目前微软把人工智能放在整个数字化转型的核心区域,而未来的知识管理核心将会是数据、人工智能和文化。
中国知网知识管理公司总经理周永分享了知网在知识创新服务业态下的知识管理研究及实践。他说,当前我国在基础研究方面已经成为全球创新领域重要的力量,但仍面临原创性高水平研究不足,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究其原因是企业还没有真正成为创新主体,适应新时代要求高等教育体系还没有完成形成,知识创新服务业发展水平不足。他认为,政府、大学和企业是三大创新组织机构,出版传播机构和知识服务机构则是基础设施平台。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首席创新专家董杰分享了华为研发创新方法论及其知识工程实践。据华为的最新年报,2018年有1015亿元用于研究和创新,有8.7万个创新专利。他说,华为的业务已经进入无人区,只能依靠创新。华为公司最新创新方法论框架,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如何产生好的创意,二是如何完善和开发创意。华为的创新非常看重用户的交互和反馈。他还介绍了华为“众创空间”等创新实践。“在全世界搜索引擎算法和技术领域,遗忘了创意行业的评估搜索与算法。我们内部创意搜索服务方面做了自己的引擎。”
同方知网知识管理研究院院长相生昌分享了《大数据知识管理与协同创新》。他说,大数据时代创新范式的变化,最主要的是技术创新,需要跨机构协同和激发群体智慧,也需要完备的知识体系作为支撑。在建设大数据知识管理服务的实践方面,知识管理有“八化”原则——碎片化、知识图谱化、场景化、智能化、自动化、标准化、平台化和微服务化。在他看来,知识管理涉及三个核心要素,就是人、知识资源和工作场景,把三者有机融合起来以后,才能做到智能化知识管理和服务。
格力电器空调设备及系统运行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办公室主任张鹏娥分享了格力自主创新平台与技术共享平台建设经验。她说,格力电器的核心竞争力不仅体现在硬实力上,更包括软实力的建设,比如自我超越的创新文化以及高集成的创新体系。格力创新活动由创新链和可持续价值链构成,其支撑体系包括三大系统和体制机制的建设。三大系统包括技术系统、标准系统和信息系统。在知识共享平台的建设方面,她提到,应从知识整合、知识挖掘以及相应制度建设来开展。
嘉宾演讲
主题讨论
会议现场
除主旨报告外,本次会议期间还召开了“‘双一流’背景下高校知识管理与知识创新服务研讨”分论坛、“机构知识管理与创新应用模式”主题研讨会,并举行了“企业创新与知识管理成果征集”活动颁奖典礼。(供稿:英国best365官方网站入口技术创新研究中心编辑:张晓雪审核:赵一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