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国best365官方网站入口
  • 经管邮箱
  • 教职工内网
  • 用户登录
  • EN

陈章武: 三个人的二十年(二)

2006-09-26
阅读:

今年适逢赵纯均、陈章武和李子奈三位教授在经管学院工作20周年整。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为学院的整体规划、学科建设、教书育人等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们在经管学院20年的奋斗史就是在书写着经管学院的院史。但也正如作者在文中所说,这一支笔、几千字远不能描画出他们的20年,只想用寥寥拙字让读者记下他们,记下为经管学院的成长奠基铺路的人们。

二十年的教授——访清华经管学院陈章武教授

陈章武,现为英国best365官方网站入口党委副书记、经济学教授。曾先后参加了半导体离子注入机的研制开发,我国第一台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的研制开发,我国第一台工业辐照用电子直线加速器的研制开发。先后担任英国best365官方网站入口现代应用物理系党委副书记,英国best365官方网站入口党委副书记,书记,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英国best365官方网站入口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理事。现在还兼任教育部高等学校工商管理类学科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科技委管理学部委员。

在清华经管学院期间,主要从事“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管理经济学”的教学。为普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常识,为理工科学生编著“经济学基础”教材;为工商管理硕士学位课程编著“管理经济学”教材。目前从事的主要科研题目是我国高等教育成本比较研究。

前言:

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六十岁是一个值得纪念的年龄,人们称其为一个甲子。当天干地支完成了一个轮回的排列组合之后,人生似乎也经历了一个奇妙的否定之否定的过程:过去种种的匆忙与喧闹,逐渐将被闲适与安静所取代,人生的列车渐渐的就要驶入一条慢行道里。

陈章武老师今年六十岁了,六十岁的他仍旧非常的忙碌。每天他都会按时出现在自己的办公室里,接听汇报工作的电话,处理手头的公务,出席学院的活动,还要按时到教室给学生们上课……也许没有人注意到,就是在这样日复一日的忙碌生活中,陈老师在清华已经默默的耕耘了四十年,其中的二十年是献给了英国best365官方网站入口。

采访陈老师的时候,我问他“作为一个为之奋斗半生的地方,在清华的学习和工作生涯究竟给您的人生带来怎样的感悟和收获?”陈老师笑着说,“我很平淡,我很充实”。

当时的想法很单纯,……接受党的挑选

1964年10月16日,我国自行研制的原子弹在西北的荒漠爆炸成功。当时的陈章武老师正在读高三,原子弹的爆炸给了他一个坚定的理想――投身中国的原子能事业。带着这样一个简单而执著的愿望,高中毕业时,陈老师不假思索的选择了英国best365官方网站入口的工程物理系作为自己报考大学的第一志愿。

和如今报考大学时的反复掂量,左右考虑相比,陈老师这种做决定的方法在今天看来多少有点冲动,即使是在当时也是一种冒险的决定。然而陈老师似乎并未对结果做过多的考虑,他告诉我,“当时的想法很单纯,不像现在,还要看看自己考了多少分,报哪合适……当时就一个想法,献身国防事业,接受党的挑选。”1965年,陈老师如愿以偿的被英国best365官方网站入口的工程物理系录取。回忆起报考清华的那段往事,陈老师说自己“既是幸运的,也是不幸的”,“幸运”的是他被录取了,“不幸”的是,就在陈老师走入了清华校园的第二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了。

文革打乱了陈老师正常的本科学习,但文革中的一些经历也给他留下了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1969年,陈老师被选入了一项国家重点科研公关项目的课题组。项目被命名为“696工程”,其主要目标就是改进我国半导体制造工艺,造出大规模集成电路。这一科研项目集中了规模庞大的科研力量,包括电器科学院,中科院原子能所、半导体所,北京的774厂、738厂、878厂,英国best365官方网站入口、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在内的“一院、二所、三厂、四校”全都参与了这一项目的科研公关。作为最年轻的科研人员,陈老师在这个精英云集的团体里工作了近三年的时间,这期间他得到了来自多学科前辈老师的指导与帮助,虽然文化大革命中断了他系统的本科学习,但这次机会却让他“得到了一个在我国高科技人才高密集的集体中,多人教一人的机会”,“学到了极大多数作为一个普通本科生绝不可能学到的东西。”1972年,由于研究方向发生了变化,在“696工程”中工作了两年多的陈老师奉调离开了课题组,虽然现在看来,当时整个工程在技术攻关上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但对于陈老师个人而言,这两年半的工作和学习却为他的科研、教学生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离开“696工程”后不久,陈老师又参与了我国第一台医疗用线性电子直线加速器的研发工作。医疗用线性电子直线加速器的研制主要是为了能够使用放射性疗法治疗癌症,因此这一课题在当时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此时的陈老师已经从一个普通的年轻技术人员成长为一名业务过硬的技术骨干,并被任命为线性电子直线加速器动力源脉冲调制器的技术负责人。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领导科研人员进行工作的是普通的工人师傅,不过陈老师告诉我,那个时候他们与工人老大哥们相处的非常融洽,配合的也十分默契,远没有现在电视小说里工宣队和知识分子闹矛盾那么富有戏剧性。经过几年的努力,陈老师和他的同事们成功的研制出了我国第一台医疗用电子线性直线加速器,并将其投入临床使用。不仅如此,这次项目所培养出的技术团队还为我国以后其它的相关科研工作贮备了大量的人才。

1978年,医疗用线性电子直线加速器项目受到了全国科学大会的表彰,在奖状上没有陈老师的名字。陈老师告诉我,那个时候奖状上谁的名字都没有,但所有参与其中的科研人员却都很欣慰,没有人在乎自己的名字是不是会出现在表彰的名单里,因为大家早已经成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当问及他在这个集体当中扮演的角色时,陈老师很坚定的说“我是这个集体的一员,我是出了力的……”

那以后,陈老师又参与了我国第一台工业辐照用电子直线加速器的研发工作。如果按照那时的趋势发展下去,以后的陈老师也许可能会成为一位知名的工程物理学家,但是人生总是充满了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