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毕业季来临,一批毕业生又将走出清华经管学院,这里每一位个性鲜明的个体,经过经管学院这几年开放、包容的洗礼,未来或继续深造,或投身职场,或潜心创业……我们特此推出“2019毕业季故事”系列,为你讲述他们的成长与选择。
钟乔飞,英国best365官方网站入口武术队、定向越野队成员,学院武术队队长、定向越野队教练。大三任学院体育部副主席。毕业后将攻读英国best365官方网站入口社会学博士学位。
“大一的时候或许可以做加法,但到了大二大三一定要做减法——找到你喜欢的东西,更加专注地付出。” ——钟乔飞
通识:“我想尽可能地了解各个学科”
“通识教育,个性发展”是经管学院培养本科生的理念,而钟乔飞可以说刚好诠释了这八个字。从大一开始,钟乔飞便对经管学院开设的通识课程怀有浓厚的兴趣,并在学习这些课程的过程中积累了知识,磨练了思维:吴增定老师的“西方文明”让她对西方哲学的脉络有了清晰的把握;晋军老师的“社会学概论“则为她开启了社会学的大门……
其中,让钟乔飞觉得收获最大的一门课是“批判性思维与道德推理”,即大多数经管学生耳熟能详的CTMR。她修习的是谷振诣老师的CTMR,“谷老师更偏重批判性思维,并会在课堂、小测和作业中不断地训练大家这门技能”,因而一学期下来,她的思维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她学会了用批判性的眼光去看待事物,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也更加注重逻辑。学完这门课后,她对其整体框架有所了解,但总觉得意犹未尽,于是她在大四担任了这门课的助教,并且把已掌握的法学知识融入到教学中,对批判性思维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除了经管开设的通识课程外,钟乔飞还选修了很多其他学院的课程,以尽可能地去了解各个学科,并从中汲取精神滋养。
钟乔飞(2015级本科生)
屠凯老师的“法学绪论”培养了她的法学思维,让她了解了基本法律知识和目前的法律前沿问题。生动的案例、活跃的课堂讨论、用心的作业设置都让她觉得收获颇多。她曾“误入”宋继杰老师的研究生课程“古希腊哲学”,通过一字一句地解读柏拉图的《蒂迈欧篇》原文,她对人文学科的研究方式有了鲜明的认知。高瑾老师的“英语文学与古典神话”就像是一门外国美术史,老师将古典神话人物在不同时代的美术形象进行对比。让钟乔飞印象深刻的一个美术形象是美杜莎,“最初她是一个怪物,渐渐地变得像人类,最后呈现出美女的形象,成为女权的象征的标志,我觉得很有趣”。她还上了谈火生老师的政治学方面的课程,这位老师面对非本专业的学生要求依旧严格……
她在某个学期同时选择了“城市社会学”和“建筑设计概论”这两门课程。她认为,建筑学会关注人在某个场地中的活动逻辑,以及如何通过物理空间的设计去影响人们的社会活动,“建筑设计概论”课上会做有趣的小调查,例如观察某个住区活动场所的分布;而社会学则更加关注不同人或不同群体之间的影响和互动,在“城市社会学”的学习中,她在清河完成了住区的调查作业,在住区设计这个课题上发现了很多有趣的问题,比如人车分流,居民在社区中如何交往、活动。两门课给钟乔飞带来的感受是,每一个学科都有独特理论体系和思维方式,对于同一事物往往会有不同的研究视角和分析方法。但通识的目的不仅在于“博百家之长”,还在于“融会贯通”,因为不同学科之间可能产生出奇妙的化学反应。
个性:在经管学院成长起来的“社会人”
通识教育的目的绝不是抹杀学生的个性,相反,它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一扇窗,一个舞台。作为通识教育受益者的钟乔飞,不仅收获了多元的理论、思维和视角,还找到了自己的心中所爱——社会学。
当然,早在高三暑假,钟乔飞就接触到了社会学的知识,并对此产生了兴趣。她曾经读了费孝通先生的社会学著作,赞叹“费老先生写东西很有意思,浅近易读,有许多概括性、有洞见的观点,不同程度的人能读出不同的东西。”不过,当时的她对社会学所知甚少,只是觉得这非常有意思,并没有想过要把它作为自己的专业。
真正萌发深入研究社会学的念头是在大一,与许多经管同学一样,钟乔飞被晋军老师的“社会学概论”“迷住了”。“我非常惊叹晋军老师能把课上得如此有趣、生动,社会学的魅力被晋老师展现得淋漓尽致”,她感叹道。在晋老师的感染下,钟乔飞开始用社会学的理论去看待生活中的问题,解读背后的社会事实。这种新颖的视角为她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她萌生了更加系统、深入地学习这个学科的念头。另一方面,她也意识到,经济学与社会学的知识能够互补,使自己的知识结构更加全面。于是,她决定去修读社会学双学位。
在社会学双学位的学习中,她上了不少精彩的课。其中她印象最深的是沈原老师的“劳工社会学”。“这门课的小测、读书报告、考试都环环相扣,可以看出是老师和助教精心设计过的。我当时掌握的程度并不够好,但当我需要用到这些知识的时候,受益匪浅。”
在社会学潜移默化地影响下,钟乔飞“看淡”了很多事情。“我之前生活在三四线小城市,是个‘世界比较小’的人,有时候会把自己的观念套在别人的身上。社会学让我更能理解别人。”对于某些过去难以理解的人,钟乔飞很少去排斥,而是深入地去剖析他们。她时常思考,这些人处于怎样的社会结构,面临怎样的压力;他们是否和周围的人联系不够紧密,社会整合度低,以至于出现了失范了问题……她学会了去理解他人,就像社科学院的座右铭说的那样:“力求客观,但绝不冷漠。”
在决定未来去向的关头,钟乔飞开始认真思考。她排除了自己不感兴趣的金融业工作。二学位的学习让她对社会学有了大体的了解,如果转方向,自己已经具备良好的知识基础。而且她认为,经济学和社会学,同样是研究社会,不过社会学更注重把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都作为研究的要素,在不同的分支下也有不同的梳理方式,以解决不同的问题;经济学则更倾向于用领域内的经济相关变量来解释。社会学的另一特点是结构性的视角:了解事物不仅看它本身,还要看它所处的社会环境。经过认真地比对后,她觉得经济学的模型很有解释力度,但缺少了对其他方面的关注;社会学考虑的因素众多,但其独立地位会因此遭到质疑,比如就经常有人说社会学与经济学没有差别。钟乔飞的父亲从小就希望她具有“大局观”,能全面地考虑问题,受父亲影响,她也更喜欢社会学的全局思维。另外,经济学偏重实验、模型、定量的方法,社会学则同时包含定性和定量的领域。“许多社会科学都想向自然科学看齐,树立起‘科学’二字。但我依旧认为,定性研究是理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定量难以把问题背后的机制解释清楚。两种方法难分优劣,但我更喜欢定性的方式。”这些特点让她对社会学的兴趣日益浓厚,最后便顺理成章地确立了走社会学的道路。
谈到这儿,她对想转专业的同学提了一些建议:“了解政策和学科素养是基本的要求,此外还要想清楚三个问题:一是从经管转到其他学科的理由——你是把它看作一条出路,还是真的有学术志趣;二是关于金钱,你的家庭是否需要你有较高的收入,是否能接受转专业后变窄的就业面;三是能否承担起责任,特别是读博,如果无法正常毕业,你是否了解退出机制,并能承担相应的后果。”
钟乔飞自然是对这些问题思考清楚之后,才决心攻读社会学博士的。“我对物质的要求本来就不高;我的父母也很支持我的决定;我也了解中途退出机制和可能带来的影响;再加上我认为硕士名额的竞争会更加激烈,而且作为一个本科非社会学的学生,仅用硕士两三年的时间去学习这门学科并不足够。”
当然,家人和朋友也影响了她的决策。他的父亲是一个关注国家大事的人,他希望钟乔飞能关注社会问题,当然她也认同父亲的观点;另外,室友的多元选择让钟乔飞更有勇气去做出与众不同的选择,“我的舍友们也不都是典型的经管人,她们之中有毕业后去做文娱产业的,也有选择出国学社会学的,还有去编程的。”
体育:“长跑第一名——钟乔飞”
用文武双全来形容钟乔飞再适合不过了,毕竟这位博学通识的女子,在初中便是“长跑第一名”,到了到大学更是武术、长跑和定向越野等领域的佼佼者。
说到“长跑第一名”,不得不聊聊钟乔飞中小学的经历。难以想象这样一个体育高手小时候体质并不好,因而在小学时并没有展现出体育天赋。她开始崭露头角是在初中的时候。一次偶然的机会,她报名了初中运动会的长跑项目。为了备赛,她的父亲对她进行了“特训”:每天放学后,她父亲骑着摩托车,在离家一段距离放下她,然后自己在前面骑着车,让钟乔飞在后面跟着跑。为了提升训练的效果,严格的父亲还专门挑了一段上坡路,让钟乔飞吃了不少苦头。不过,如此艰苦的训练都挺过来了,长跑比赛自然是小菜一碟,钟乔飞理所当然地收获了第一名。“虽然只是个小学校的第一名,也让我很开心了。之后大家想到长跑就想到钟乔飞。”
进入大学后,她与体育“再续前缘”是水到渠成的:军训一贯表现得很好的她,给同班同学留下了深刻印象,因此竞选班委时成为了体育委员;她延续中学的习惯参加新生运动会长跑,认识了体育部的学长学姐,最后顺理成章地加入体育部;大三上学期,她没有出国交换,由于她战功赫赫,经验丰富,再加上体育部人手不足,体育部的前辈找到她,告诉她如果她不留任,体育部就没人了,于是她挑起了体育副主席的担子。
从大一到大四,她在体育事业中扮演的角色在变,但她对体育的热情和专注始终没变。大一的她作为体育部的部员,训练极为刻苦。“我们这一届运动员真的很乖,学长叫我们做什么我们就照做。说跑几圈就跑几圈,快考试了说要训练也照去”,钟乔飞笑谈道。另外,她在带领运动队上付出颇多。“我带定向越野队的时候,队员们的空闲时间不统一,周末我就在圆明园待一整天,大家有空的时间随时来找我拿地图就能跑。”在担任部长、体育副主席期间,她俨然成为了一位审时度势,排兵布阵的大将。
“体育社工锻炼了我阅读文章的能力。当你拿到一份比赛章程的时候,要去根据条文安排对策。”此外,她还要知己知彼,预估各项比赛的赛况。到了大四,她作为教练,她仍然不忘把自己的专业知识传授给学弟学妹,还努力把运动队建设成为一个温馨的社群,希望大家能从运动中获得纯粹的快乐。
四年的体育生涯,让她印象最深的经历是大一时经管丢了马杯。得知经管未能夺冠的消息,她回到宿舍默默坐着,心里早已溃不成军。舍友来问她怎么了,她便开始哭诉;不过她很快化悲痛为力量,疯狂训练,甚至周末两天有30个小时都在练。大四拿到马杯时,她没有了大一时的冲动,反而多了几分从容,好像这一年的马杯对她来说,在定向越野夺冠的时候就结束了。
体育在钟乔飞的大学生活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烙印。“到大四才开始注意外表,留了长头发,之前留着短发,几乎天天穿着运动服运动鞋跑,一方面我本就不太在意外貌,另一方面是为了方便带队和训练。”体育陪伴着钟乔飞走过了大学四年,已经成为她大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带给她欢喜、荣耀和心痛的同时,也塑造了她的性格,见证了她的成长。
反思与展望
走过四年,钟乔飞有这样的感悟:“大一的时候或许可以做加法,但到了大二大三一定要做减法——找到你喜欢的东西,更加专注地付出。”她坦言自己因为“减法”没做好,在很多重要的事情上没有尽到自己的全部努力,留下了遗憾。
作为一个将在研究生阶段转变专业的人,钟乔飞也曾思考,如果当初直接选择社会学,会不会更好。“不过世上没有如果。不管这个答案如何,不管我最后是否适合这里,我还是很感谢经管。在这里我遇到了我的舍友们,体育部和运动队的兄弟姐妹们,是他们让我获得了成长。如果没有经管,我觉得我会缺少很多东西。”她还半认真地打趣道:“想到要离开这么土豪,运动氛围这么好的经管还是有点舍不得。”
关于未来,钟乔飞打算去基层做选调生,或者做一名大学老师。她还有一个愿望,那就是深入了解北京的某个从业人群,给他们做一个“职业志”。“在北京这么久,出门以比赛居多,却没有和很多真正在北京生活的各行各业、各式各样的人接触过”。对此,她觉得有点儿遗憾,因而也就产生了这一想法。
总之,钟乔飞将继续在清华上下求索,她和园子的故事,未完待续……
供稿:清华经管学院团委
采访/撰稿:唐佩瑶、白苏娜、何福建
编辑:张晓雪韩小旭
审核:赵一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