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国best365官方网站入口
  • 经管邮箱
  • 教职工内网
  • 用户登录
  • EN

毕业季|于佳恒:大学四年,是对自我的发现之路

2018-05-29
阅读:

编者按:毕业季来临,一批毕业生又将走出清华经管学院,这里每一位个性鲜明的个体,经过经管学院这几年开放、包容的洗礼,未来或继续深造,或投身职场,或潜心创业……我们特此推出“2018毕业季故事”系列,为你讲述他们的成长与选择。

于佳恒,2014级本科生,大三曾在伯克利交换,之后gap一年在美国西北大学凯洛格(Kellogg)商学院做研究助理。毕业后将赴麻省理工大学斯隆商学院(MIT Sloan)攻读金融学博士(Finance PhD)。

学术之路,不仅是“踽踽独行”——于佳恒

“在张志强老师的推荐下,我读完了整本《坛经》,感到这本书很有趣。”于佳恒说到这里的时候,我们都笑了起来。如果不是之前听他表达过自己炽热的学术理想,或许我们会因为他的这句话将他误认作是仅凭天赋聪颖,便能在清华经管学院逍遥度日的隐士高人。但于佳恒的真实形象并非如此,或许正如他努力尝试去从《坛经》中参悟人生一般,在清华的四年,是他不断努力发现自我的过程。

002_meitu_3.jpg

于佳恒(2014级本科生)

迷茫与探索

初入清华经管学院的于佳恒对未来十分迷茫,高考报志愿的时候,对航空航天十分感兴趣的他,在经管和航院之间的一番纠结后,选择了经管。对于那时的他而言,经管学院意味着更加光明的就业前景,从那里毕业便可以从事高薪的工作。他坦诚地说,高薪且刺激的投行或者证券业的工作当时十分吸引他。如果发现自己实在不喜欢经管,大二还可以转系到其他院去。

然而这样简单的打算也给大一的于佳恒带来了很多痛苦和迷惘。他像所有人一样,在课程、社工和各种活动中寻找自己的兴趣点。他说,那时自己深深意识到自身的不足,想的就是要去做很多事,修很多课,用这些将自己武装起来。在这个过程中,《经济学原理》带给他很大影响,让他第一次窥见经济学思维的奇妙之处。大二时,因为种种原因他也一度试图向金融工程专业发展。

在探索未来道路的过程中,经管学院独特的文化和开放的氛围为他提供了许多的可能性。这里环境多元,赋予了学生更多主动选择和自我实现的机会。经管学院通识教育的课程设置也赋予了他更多的人文情怀。例如受张志强老师的影响,于佳恒读完了《坛经》,对世界人生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经历了这一系列尝试和探索,在清华园生活了两年有余的于佳恒终于察觉,自己对经济学家那种经世济民的情怀有着某种共鸣,自己希望能看到经济社会运行背后的逻辑和大的框架。

热爱是第一驱动力

大三在伯克利交换的半年让他更深入地接触到了经济学研究,交换结束后,于佳恒获得了在美国西北大学的助研机会,进行金融学研究。被问到为什么选择间隔年去助研时,于佳恒坦诚地说最大的原因是为了跟教授要推荐信,因为推荐信对美国PhD申请十分重要。不过他也提到,正是间隔的这一年,帮助他终于坚定了学术理想。

他的助研生活可以说是静水无澜的,日复一日大量的数据整理和分析工作占据了他绝大多数的时间,在这样有序的节奏中于佳恒感受到了一种积累和渐进的喜悦。更加让他印象深刻的是西北大学的教授们,他们虽然身为学术界的专家前辈,却十分谦敬温和,对待于自己有着对待同事或朋友一般的尊重,而不是单纯搬砖的苦力。他一个人在食堂用餐,有的教授会主动坐到他身旁和他交流生活和工作。教授们那种对学术的热情和执着更是深深地震撼了他。他记得有些教授每天七点不到便来到办公室,一直进行研究工作直至深夜。他们这种高效利用时间来生产新知识,以此作为自己最为热忱的事业的精神深深地感染了于佳恒。

02_meitu_4.jpg

于佳恒(2014级本科生)

从美国助研回到清华,原先身边的同学也已经毕业离开了清华校园,于佳恒表示远离了老朋友的自己时不时会感受到有些寂寞,但他依旧保持着自己的节奏,继续着学习和研究工作,也结识了很多新的朋友。他开心地向我们细数着他原来的同学们的现状,为他们而感到骄傲。我们相信他也一定对自己选择的道路充满自信。

学术之路,不仅是“踽踽独行”

为什么会选择学术?在外人看来,学术或许是清贫的、枯燥的,远远不如一份投行券商的工作那样令人兴奋。采访之初我们就向于佳恒问起他对于外界这种对学术研究的印象怎么看。于佳恒表示,很多年前一位大神学长对他说过,在业界工作虽然薪水更高,但可能很多的金钱和时间要投入到人际沟通上,不但需要一定的研究能力,更重要的或许是社交能力和职业素养;而从事学术研究可能稍微纯粹一些,收入虽然较少,但可以将更多精力投入到自己感兴趣的学术课题上。对他而言,学术研究是他的兴趣所在。能够从中发现许多窥探真理的乐趣,能够接触甚至创造最前沿的知识,这样的工作远不会让人无聊。于佳恒提到,无论是在业界还是在学界,都需要相当强的实力和足够的努力才能成功,都能为世界创造不同,也都能施展经世济民的抱负。但是他认为自己的性格更加适合学术研究,因此选择了这条道路。

大一暑期实践,大一暑期社会实践中,于佳恒和同学前往甘肃调查农民拆迁补偿问题,发现了由于制度不完善造成诸多问题无从解决,从那时起,于佳恒便一直惦念着这一方土地。一方面他期待着了解经济社会运行的规律,从经济学的角度描摹出整个社会的框架,另一方面贴近土地的故事又始终鼓舞着他去践行,使他渴望去创造改变,这或许就是他想去寻找的“大有可为”的答案。

于佳恒很快将要去MIT继续自己的学术之旅,提到这个成就,他总是显得十分谦虚,他说“这只是一个阶段性的小胜利,主要是我十分幸运,得到了太多老师们、学长学姐和同学们的帮助。我非常想感谢他们。”即将离开清华,他将怀念那温暖而宝贵的师生、同学情谊,怀念那个在图书馆、自习室拼搏的身影,怀念那段为了寻找梦想不断坚持探索的时光。在清华园的四年如白驹过隙一般,他将永远地怀念这里的一草一木。

供稿:经管学院团委周子琦王小飞魏雯莉郭朝晖

编辑:沟通办张晓雪时曼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