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国best365官方网站入口
  • 经管邮箱
  • 教职工内网
  • 用户登录
  • EN

新书推介——《图解曾国藩》

2010-10-27
阅读:

在梁启超看来,在中国五千年历史中,立德、立功、立言兼备且事业后继有人者惟有曾国藩(1811-1872)。毛泽东也曾研读过曾国藩的许多著作。在其一生中,毛泽东多次评价过曾国藩,25岁时,他说:“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观其收拾洪杨一役,完满无缺,使以今人易其位,其能如彼之完满乎?”34岁时,他说:“打倒太平天国出力最多的是曾国藩,他当时是地主阶级的领袖。”77岁时,他又说:“曾国藩是地主阶级最厉害的人物。”有趣的是,蒋介石也非常推崇曾国藩,他认为曾国藩的为人之道“足为吾人之师资”;他还将曾国藩的著述置于案旁,终身拜读不辍。

虽然许多名人对曾国藩深为敬服,然而,“誉之则为圣相,谳之则为元凶。”正如国学大师章炳麟的评价,在中国历史上,曾国藩的一生毁誉参半。他镇压太平天国,挽狂澜于既倒,被誉为“中兴第一名臣”;他主张富国强兵,被誉为“洋务运动先驱”;他是著名的理学大师,学术造诣极深,桃李满天下,有“德比诸葛,功过萧、曹,文章无愧于韩、欧”,“道德文章冠冕一代”的美誉;他一生不怕死,不爱财,努力做清官,做名臣,是儒家最后一个圣人,也是封建社会最后的精神偶像。但是,他残酷镇压农民起义,又被称为刽子手、曾剃头、封建地主阶级的卫道士、地主买办阶级的精神偶像,在“天津教案”中,他杀人、割地,又被骂为汉奸、卖国贼……

但是,曾国藩卓越的识人、用人之道是有口皆碑的。他统帅湘军,战功卓著,其中的重要秘诀之一就是对人才的重视。他认为“国家之强,以得人为强”,“国家大计,首重留心人才”。为安内御外,他提出“得人才者得天下”,致力于实用人才的培养。在人才培养上,他敢于确立与时代相吻合的人才观,主张摒弃崇尚“义理”、鄙薄“技艺”的思想,倡导“师夷之长技”,成为西学东渐的先驱。

曾国藩认为,成大事者,以多得助手为第一要义。他十分注意网罗和培植各类人才,其幕府享有“神州第一幕府”的称号。容闳曾这样描述湘军大营的人才盛况:“候补之官员,怀才之士子,法律、算学、天文、机器等专门家无不毕集,几乎举全国人才之精华,汇集于此。”曾国藩幕府的80余人中,后来官至总督、巡抚、尚书等二品以上大员的就达三十人,其中包括军事、外交、科技等各方面的人才,如李鸿章、左宗棠、唐训方、沈葆桢等。在中国历史上,像曾国藩这样识别、培养和造就人才的并不多见。

曾国藩善于“以相取人”。《清史稿·曾国藩传》记载:“国藩为人威重,美须髯,目三角有棱。每对客,注视移时不语,见者悚然,退则记其优劣,无或爽者。”曾国藩在选拔人才时,重神而兼顾形,重常而辨别奇,特别强调人的精神和气质。他的鉴人专著《冰鉴》,就是在多年实践的基础上,总结自己识人、用人心得而完成的。

《冰鉴》原文仅有2269字,但言简意深。“冰鉴”一词,取其以冰为镜,明察秋毫,知面知心之意。古代士、农、工、商四等人物,士列第一,士即读书人。曾国藩以文人带兵,所简拔的人才又多以书生为主,《冰鉴》的主要研究对象就是读书出身的人,所以,全书开篇即开门见山,说“文人先观神骨”,就相论人,就神取人。曾国藩所强调的“神”,比“精神”一词内涵更丰富,它是由人的意志、学识、个性、修养、气质、体能、才干、地位、社会阅历等多种要素综合构成的,是人的内在精神。貌有美丑,肤色有黑白,但这些都不会影响“神”的外观。“神”有一种穿透力,能透过人的外貌表现出来。全书从神骨、刚柔、容貌、情态、须眉、声音和气色等七个方面提出了鉴别人才的种种方法和途径。它集中国历代相术之大成,是中国古代相术流派中“书房派”的代表作。其鉴人、观人之法对后人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蒋介石的相人之法,就得益于《冰鉴》。在安排重要人事时,他常常通过观察被考察者的相貌来定夺。《蒋氏王朝兴衰史》中记载:“凡有重要人事安排,他必先招榜上有名者,观察其相貌气色,然后再做选用与否的决定。其相人之法得自曾国藩学说之处甚多。曾国藩著有《冰鉴》一书,是谈气观相的一代宗师。据说蒋纬国在担任三军大学校长期间,《冰鉴》一书曾被指定为学生重要参考书籍。”

在对《冰鉴》加以阐释的诸多著作中,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年推出的《图解曾国藩< 冰鉴>》是其中较新颖的作品。它把凝练的文字、丰富的关联实例以及精美的图解独具匠心地结合起来,全面解读曾国藩识人、用人之道,力图让读者轻松读懂、深入领会《冰鉴》原意。以本书第四部分为例,我们可以领略到本书作者的写作思路。

《冰鉴》的第四部分是关于通过情态识人。原文如下:

“容貌者,骨之余,常佐骨之不足。情态者,神之余,常佐神之不足。久注观人精神,乍见现人情态。大家举止,羞涩亦佳;小儿行藏,跳叫愈失。大旨亦辨清浊,细处兼论取舍。

有弱态,有狂态,有疏懒态,有周旋态。飞鸟依人,情致婉转,此弱态也。不衫不履,旁若无人,此狂态也。坐止自如,问答随意,此疏懒态也。饰其中机,不苟言笑,察言观色,趋吉避凶,则周旋态也。皆根其情,不由矫枉。弱而不媚,狂而不哗,疏懒而真诚,周旋而健举,皆能成器;反之,败类也。大概亦得二三矣。

前者恒态,又有时态。方有对谈,神忽他往,众方称言,此独冷笑,深险难近,不足与论情。言不必当,极口称是,未交此人,故意诋毁,卑庸可耻,不足以论事。漫无可否,临事迟回,不甚关情,亦为坠泪,妇人之仁,不足与谈心。三者不必定人终身。反此以求,可以交天下士。”

在《图解曾国藩< 冰鉴>》一书中,作者首先对曾国藩《冰鉴》的原文进行了翻译。在此基础上,再对原文之意作了进一步的阐发。

作者认为:“情态与容貌之间,也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容貌为形体的静态之相,是表现仪表风姿的,情态为形体的动态之相,是表现风度气质的,二者质不同,‘形’亦有别。然而二者却可以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常见容貌清秀美丽,而情态俗不可耐者;也有容貌丑陋不堪,而情态端谨风雅者,两者均令人遗憾。”

对于曾国藩原文中提到的四种情态,作者在书中是这样分析的:

“弱态”之人,情性温柔和善,平易近人;往往这类人又爱多愁善感,缺乏阳刚果敢之气,有优柔寡断之嫌,如后主李煜。

“狂态”之人,大多不满现实状况,爱愤世嫉俗。如祢衡、郑板桥。

“疏懒态”之人,大多有才可恃,对世俗公认的行为准则和伦理规范不以为然、满不在乎,由此引发而为怠慢懒散,倨傲不恭。如陶渊明、王维、杜牧。

“周旋态”之人,智慧极高而心机过人,待人则能应付自如。如完璧归赵的蔺相如、“罗锅宰相”刘墉。

这几种情态,各有长短,作为用人者,应迎其长,避其短。在察看之时,则应从细小处入手,方可明断其是非真假,正大者可成器材,偏狭者会成败类,应注意区分。

在类似的深入分析中,作者糅合了中外历史上的很多相关的名人实例来印证,以便加深读者的理解。更为突出的是,在本书中,作者穿插的大量精美的人物彩绘与说明的图解,将这部洞烛幽微的著作演绎得犹如影视剧《三国演义》、《西游记》一样鲜活、赏心悦目,颇具可读性。

虽然,《图解曾国藩< 冰鉴>》在理论阐述方面还有提升的空间,但作者在资料的收集、图解的设计等方面确实花费了不少心血。本书是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提炼人力资源管理智慧的良好教材,适合政府、军队、企业等各级领导者在识别、选拔、培养人才时参考;书中还介绍了曾国藩自我修养之道、给后代的宝训以及中国历代名家的经典学说与名言,也是青年学子了解国学、社会与人生的上佳辅助读物。

徐璐撰稿

目录

第一章神骨鉴:骨相察神的识人秘术

察人识人,神骨第一:在内为骨,外现为神

一身精神,具乎两目

由眼神察知内心

细辨奸邪与忠直:清浊邪正之辨

欲察德操则观动静

曾国藩与相学

……

第二章刚柔鉴:长短互补,刚柔相济

第三章容貌鉴:人可以貌相

第四章情态鉴:观情态,识良莠

第五章须眉鉴:须眉尽显男儿本色

第六章声音鉴:闻其声而知其人

第七章气色鉴:以气观志,以色察人